固伦纯悫公主_第11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章 (第2/3页)

三人毕竟外邦投奔入清的,毫无根基,京师居大不易,他们日子过得紧巴实在情理之中。

    不过,穷到连针线婆子都请不起,一个大男人亲持缝补,未免太凄惨了些。

    “…………”策棱微微一哂,无奈道来,“藏北有句俗语谓之——‘身不具四青,不是男儿汉’。‘四青’指的便是刀、针、锥子、火镰。在藏北,男子随身携带针线荷包为自己与家人缝补实是常事。”

    “我伊吉并非漠北人,而是来自漠西的柯尔克孜族,她们一支常年在漠西与藏北之间游牧,双方毗邻而居,多有往来,久而久之也习了许多藏北习俗。她担心我们兄弟年幼入京,浮华遮眼忘却乡音,遂总以草原上的种种俗常教导舍弟与我,不分漠西、漠北与藏北。”

    古来总把针线、纺织、刺绣等活计称为‘女工’。

    顾名思义,女事也,男女内外由此分得清清楚楚。

    容淖还是第一次听闻男子‘四青’,持针缝补,有些新奇,“听起来藏北与漠北的习俗大相径庭,你当真认为两者能够相融?”

    据容淖所知,策棱出身的漠北蒙古与关内风气差不离,男女尊卑分明。世人认定‘女工’为弱质女事,男子习文尚武方可大有作为,摆弄绣花针肯定是要遭讥嘲的。

    旁的不说,就连宫中那些失了完整男儿身的公公们,都不乐意多摸一下银针,总是变着法子找小宫女帮做针线活计,更何况策棱一个蒙古王族。

    策棱看得出年轻姑娘清净的眸子里仅是好奇,直白的问话中更不含丝毫嘲弄,心念微动,遂正色作答,“拿针与提刀,不见高低。”

    ——拿针提刀,分担护戍,自发甘愿,何谈贵贱。

    容淖闻言不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