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一章 慈不掌兵 (第1/4页)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王昌龄〔唐代〕 …… 说到山川地图,王忠嗣道:“曹cao曰:‘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 山川地理是行军打仗的关键,熟悉地形地貌,是取胜之道。 凡军有所行,先五十里内山川形势,使军士伺其伏兵,将乃自行视地之势,因而图之,知其险易。故行师越境,审地形而立胜,故次行军。 太宗皇帝每战之前,事必躬亲。先让斥候侦查,看看有无敌人伏兵。随后太宗皇帝一定亲自查看地形,甚至亲自观察敌军大营。 大战之前,深入敌营,危险万分,即便如此,太宗皇帝一定亲自亲为,绝不把此项任务派给其他大将,哪怕是他最信任的谋士和将领。” 白复颇有些困惑,道:“看地图不就可以吗?为何主帅亲赴险境?” 王忠嗣道:“兵家有句谚语:‘莫道英雄冢,沙场有神灵!’ 如何用兵?一切用兵之道都在现场。 亲自到达现场,知道地形险易,才能更好地判断哪里适合屯军,哪里可能会藏伏兵,哪里适合决战。最终全盘推演,审时度势,定下此战策略。如同庖丁解牛,胸有成竹,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三国时率军攻灭蜀汉的魏国大将邓艾,出身贫寒,曾在屯田部队里当一个看管稻草的小吏。邓艾喜军事,每临高山大川,便勘察地形地貌,心中演兵。琢磨哪里可以宿营,哪里适合设伏。搜罗兵书中各种地形,将天下山川尽收入腹。 由于其身处底层,领兵打仗几无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