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亿人围观,我却忘了在直播_第241章 走私盔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 走私盔甲 (第3/4页)

,主动跟巴岞山谈起了生意。

    原来前阵子他们去霄州拜访巴岞山,是想通过这位大商人的人脉,从西域购买大量盔甲,用以武装利州义军的精锐部队。

    为什么利州义军号称人数二十几万,却要跑去采购国外的盔甲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盔甲在战场上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普通刀剑。

    一套好的盔甲穿在一名优秀士兵身上,这名士兵就可以一跃成为‘以一敌十’的精兵,面对没有盔甲护体的敌人,简直就是开了挂的存在。

    你砍我一刀,我毫发无伤!

    我砍你一刀,你一刀两断!

    历史上许多赫赫有名的精锐部队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令敌人闻风丧胆,除了人员素质高之外,主要就是因为官兵的装备都很精良,特别是身上的盔甲相当出色。

    比如最早的魏武卒,后来的铁浮屠,关宁铁骑,静塞军……都是重甲精锐中的佼佼者。

    所以,大宣朝廷对盔甲的管制极其严苛。

    另外,盔甲的制作也极其繁琐,既耗时耗力,还需要强大的专业技术支持,不是说有钱就能大量制造出来的。wap..OrG

    因此民间有句俗话,叫做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

    意思就是私藏一套盔甲的罪,抵得上藏三张弩;而藏了三套盔甲,罪名足以杀头!

    利州义军规模庞大,但成员大部分都是农民起义者,武器问题虽然可以找铁匠解决,但是盔甲却少得可怜。

    从战场和府库缴获的那些盔甲,还不足以武装起义军的十分之一,而且还都是些残次品。

    至于说打造精锐部队所需的高档盔甲,连三百套都凑不齐。

    甚至很多低级将官,都穿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