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_第106章 圣道根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圣道根基 (第2/5页)

词同县试一模一样,第三科是经义,县试中并不考。

    县试中的请圣言有三十张试卷,而府试的请圣言足足有一百张,尤其是最后十页的考题,基本都要求大段甚至整篇的默写,往往要再写满近百张空页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府试的请圣言要写近两百页的试卷。

    一般来说,府试的请圣言要近两天才能考完,之后再考诗词和经义。

    不多时,发试卷的牛车前来,发卷人把两叠纸放到方运的桌子上。

    一叠是试卷,一叠是用来默写的白纸。

    方运看着两叠厚厚的纸张,半晌无语,心想这恐怕就是最后的疯狂,一旦考上秀才,就再也不用面对枯燥而且刁钻的请圣言。

    方运习惯性地大略翻了翻一百章请圣言的试卷,最后拿下第一页,开始答题。

    这次请圣言的第一题是非常简单的填空题,而且是《论语》的开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后面有一段空白,方运立刻提笔补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答题的过程中,奇书天地一动不动,而方运也没有动用奇书天地的力量,纯粹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来答题。

    方运已经把众圣原作尽数背诵记住。

    很快,方运遇到一道极为刁钻古怪的题,考武国半圣贺云祥都在何时去过名南山。

    方运搜肠刮肚,发现贺云祥曾四次去名南山,三次都有明确的记载,只需要直接写上就行,但四次中的第二次去名南山却没有任何有关时间的记载。

    方运仔细思考,寻找一切跟贺云祥第二次去名南山有关的作品,最终只找到一首长篇古体诗和一段贺云祥的回忆。

    那首长篇古诗名为《月南山》,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