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9/26页)
在一次酒吧的斗殴中死了。 “他们把他赶走了,父亲、波琳和尤拉莉把他赶走了。我恨他们。我恨他们大家。我再也不要看见他们了。我要离开这里。 我要到永远看不见他们的地方去,也永远不再见这个城市,或者任何一个使我想起——想起的人。"直到快天亮的时候,本来伏在床头陪着她一起啜泣的嬷嬷这才警告她:“可是不行,小宝贝,你不能那样做呀!”“我非这样不可,他是个好心人。我要这样办,或者到查尔斯顿的修道院里去当修女。"正是这个修道院的念头给皮埃尔罗毕拉德带来了威胁,使他终于在怕惑而悲痛的心情下同意了。他是个坚贞不渝的长老教友,尽管他的家族信奉天主教,因此心想与其让女儿当修女还不如她嫁给杰拉尔德奥哈拉好。最后,他对杰拉尔德这个人,除了门第欠缺之外,就不再抱什么反感了。 就这样,爱伦(已不再姓罗毕拉德)离开萨凡纳,她随同一位中年丈夫,带着嬷嬷和二十个黑人家奴,动身到塔拉去了。 次年,他们生了第一个孩子,取名凯蒂思嘉,是随杰拉尔德的母亲命名的。杰拉尔德感到有点失望,因为他想要一个儿子,不过他还是很喜欢这个黑头发的女儿,高高兴兴地请塔拉农场的每个农奴都喝了酒,自己也乐得喝了个酩酊大醉。 如果说爱伦对于自己那么仓促决定同杰拉尔德结婚曾经有所懊悔的话,那是谁也不知道的,杰拉尔德如此,他每次瞧着她都要骄傲得不得了呢。她一离开萨凡纳那个文雅的海滨城市,便把它和它所留下的记忆都抛到了脑后;同样,她一到达北佐治亚,这里便成为她的家了。 她父亲那所粉刷成浅红色的住宅,她的老家,原是那么幽雅舒适,有着美女般丰盈的体态和帆船乘风破浪的英姿;是法国殖民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