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第四十一章 师之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师之道 (第3/5页)

,那个身影八成是老夫子。

    林延潮拿着书,走出讲堂,窗外月光明晃晃的,但见西斋上还有灯火,于是就走了过去。

    但见林延潮走到西斋前,将头探去,老夫子正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

    林延潮低下头看一个新鲜的鞋印心道,好啊,果真是你,先生看弟子读书也罢了,干嘛还偷偷摸摸的。

    屋门是开的,林延潮走到屋里行礼道:“见过先生。”

    里面老夫子拿着本书,不快地道:“中秋了,为何还不回去,在这里作什么?”

    林延潮道:“先生误会了,学生家远,往返不便,一个月才回家一趟,这才来了几日就要回去过中秋,岂非浪费时间。”

    “这样,这么晚了,可有何事?”老夫子神色缓了一些。

    林延潮拿起大学章句问道:“先生,学生方才读,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不明白其中意思,请先生解答。”

    老夫子反问道:“你是如何认为的呢?”

    林延潮当下道:“经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此句出自诗经里卫风里的淇奥,曾子在传中选用这句话,来经里释大学之道里,止于至善这四字的意思。瞻彼淇澳,菉竹猗猗,以竹而赞君子之善。至于下面的学生就不懂了。”

    老夫子点点头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不强加解释,加入自己的意思,还算可以。”

    “我替你解来,当法古之圣贤,如切如磋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