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妻薄情 第413节 (第6/6页)
“要付之行动,困难重重。”程丹若问,“你可有良策?” 金仕达早就想过,不紧不慢道:“在下认为,可与贵州各商铺联合,就如夫人在大同时所做的,成立一?家新的商号,专管收购药材。” “还有呢?” “夷民不知教化,可令人教习文字,传授道理。”金仕达道,“本?地?儒生多贫苦之辈,若夫人愿予束脩,想来他们不介意留下讲学。” 程丹若问:“你觉得清平书院的学子?如何??” “清平书院为心学子?弟,再合适不过。”金仕达赞不绝口。 昔年阳明先生在龙场驿讲学,不少听课的学生就是夷民,有这桩前因在,有的是人愿意效仿先贤,也不会有人对此有任何?意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她话锋一?转,切入正题:“那教化和药铺又有何?关系?” 金仕达早有对策,回答道:“不妨以药铺的名?义创办义学,资助学子?赶考。” 本?地?商号资助举人进京赶考是司空见惯的事儿,毕竟离进士只有一?步之遥,一?旦压中,今后自?有照拂的地?方——宝源号之所以能和崔阁老搭上,就是当年鲍老爷子?风险投资成功,结下了缘分。 “这是个好主意。”程丹若不吝肯定,但道,“药材生意没?那么容易做,你也瞧见了,从苗人手里收购的药材,质量参差不齐,数量也不多。 “生意人看的是钱,赚不到?钱就让他们出钱,一?次两次兴许肯给面子?,次数多了谁肯当冤大头?且这事得细水长流地?做,得人人得好处,不可竭泽而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