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_我妻薄情 第39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妻薄情 第391节 (第1/5页)

    精美、精确、精致,并且,首印就是一百本。

    教材用?不到这么多,她就把注意打到了惠民药局身上。

    贵州的?惠民药局,名存实亡……不,压根没有真正存在过。

    这也有好处。

    程丹若决定把这个招牌支棱起来。

    做起惠民药局,比做毛衣简单千万倍,因为,这是一个明文?规定的?事业部门。

    惠民药局有编制、有编制、有编制。

    按惯例,每个府县的?惠民药局,都设大使一人,副使一人,虽然不入流,位同胥吏,可吃官家饭,在底层百姓眼?中就意味着铁饭碗。

    不出三天?,她就得到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大夫,一个擅长治外?伤的?中年大夫,他们都是本地颇有名气?的?医生?,各自在不同的?药铺坐馆。

    但无论他们平时的?俸银多高,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成为惠民药局的?大夫。

    有编制,是官医,这就够了。

    除却他们,还有学徒若干,不是当?地大夫的?儿?子孙子,就是吏员的?儿?子,抑或是大族的?旁支子弟。

    程丹若并未计较这些人背后?的?暗流,这不重要。

    她只是下放了教材,要求他们在半个月里,把急救包扎学会。

    时间一到,她就考试,没过的?就走人。

    太医院也要每年考核一次,这个举措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

    考核那天?,程丹若亲自去了惠民药局。

    屋是新辟出来的?,粉刷过,能闻到石灰和漆的?气?味。五斗柜是崭新的?,桌椅也是崭新的?,青砖光可鉴人,平滑齐整。

    初进?门,程丹若无疑对眼?前?的?成果感到满意。

    这意味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