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六章 音乐的魅力 (第3/6页)
谣歌,感动得泪流满面,就就非要来玉林路这边找什么小酒馆,搞得我昨天晚上连夜买票坐火车过来的,一大早就过来了,没想到人还是这么多,我都排了1个多小时了。” 节目导播把画面切回直播间,主持人问身边坐着一位专家: “杨教授,我们看到了因为一首歌曲,成都这座城市的旅游人气暴涨,相信会有很多年轻朋友,因为这首《成都》,寒假期间想去成都旅游,请问您这么看待这件事?” 那位杨教授笑呵呵地面对镜头点评道: “事实上,人们在对《成都》产生的向往和情怀背后,暗含着音乐与城市之间的经济逻辑,以往因为一首歌‘点燃’大众对一座城市的热议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90年代内地歌手韩晓的《我想去桂林》,还有美国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这样的经典之作,都极大的带动了当地城市的旅游业。 不可否认,歌曲与城市可以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软实力’,甚至由点及面地推动音乐产业再到城市发展的开花结果,我们国内哦各大城市非常需要更多的这样的有宣传能力的作品……” 新闻节目非常详细的介绍了沈扩这首《成都》给这个城市带来的经济和文化推动作用,可以说把《成都》这首歌抬得相当高。 不过沈扩对此却没有感到有什么意外,因为在他原本的时空里,《成都》这首歌的出现,直接就带动了民谣热的同时,把成都的旅游人气拔高了一个数量级,成为了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