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回到明末_第六百三十六章:制定新朝制度框架(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六章:制定新朝制度框架(上) (第3/6页)

文众问的如此急切,一下子就明白了刘文众心里想的什么。

    无非就是能升官,但这种事情也是人之常情。

    “什么时候准备登基,就这几个月了。登基前的各项准备不少,先将这些事情完成。”赵文回道。

    “大人,不知道您打算在新朝采取怎么样的为政方式?又或者说沿用明制?”刘文众问道。

    按照传统来说,每一个新朝鼎力之后,新朝都会大体上沿用前朝的制度。

    比如说汉朝,沿用的就是秦制,宋朝沿用的就是唐朝。

    赵文摇摇头,“我不打算沿用明制。”

    刘文众道:“那大人准备使用什么方式?要是采取其他的制度,恐怕会浪费很多时间。”

    “不要怕浪费时间,浪费时间都是次要的。这样吧,至于具体的制度,我已经有了想法,三天之内我就会给出一个结果。”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刘文众将赵文离开之后这段时间的大体的说了一遍。

    等到刘文众离开时,已经来到了午夜。

    赵文之前在火车上睡了不少的时间,所以现在的赵文精力也还比较充沛。

    赵文从旁边的书架上取出一叠宣纸,平铺在书桌上,随后取出一根炭笔。

    “朱元璋在废除丞相之后,将中书省的权利分给六部,同时设置四辅官,这个四辅官就是内阁的雏形。

    建文年间,朱允炆设置内阁制。等到永乐时期,内阁制度已经趋于成熟。

    可是这个时候的内阁依旧只是皇帝的秘书以及顾问,内阁真正的抬头还要在土木堡之变之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