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12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9章 (第3/3页)

闲时一观也可解颐,故而听到自己的名气被虚构的题反诗压了一头也不恼,反而点头道:

    “话本质朴多有可读,百姓自然喜爱,民间文学之胜利,想必是往后诗文一类正统文章,不如话本杂说勃兴了吧!”

    他没有什么争论雅俗的心思,反倒觉得《水浒传》能传世必是有过人之处,若是能一观就好了,还有那《二国演义》、《红楼梦》,一定也多有奇趣,真想都读一读,也领略一番民间文学之风采。

    【浔阳江头,点明地点;夜,说明时间,是一个夜晚;送客,指明事件,送别朋友。当然这个朋友不是元稹,他那个时候应该在四川。】

    元稹:?

    我和乐天分开了?我不会也被贬了吧?

    院子里,白行简没忍住笑:“兄长与微之兄交契,连后世人都知晓了。”

    白居易听到却是很高兴:“我与微之于制试科考时相识,彼此交分,志趣相投。《诗经》有言,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能遇得微之那样的知己,是我之幸事。”

    可惜此次水镜播放之时他们未曾在一起谈诗,不能同坐听这首《琵琶行》,却是有几分遗憾。

    【“枫叶荻花秋瑟瑟”是一句环境烘托,“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入秋的枫叶色极鲜红;荻花前面讲过,状似芦苇,长枝絮状,长在江边;枫叶如血,芦花似雪,极艳与极淡两种颜色在江风中飘摇,给人一种萧瑟之感,渲染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在这样萧瑟落寞的氛围中,诗人与好友弃马登船,宴饮作别。唐代人都很风雅,筵席上除了有酒,还得配上音乐,这种模式在京中尤其流行,白居易本是京官,又是大诗人,对这一套很熟悉,于是端起酒杯总觉得有点不得劲——“举酒欲饮无管弦。”没有音乐助兴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