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13节 (第2/7页)

庶再上了一个台阶。

    靠着棉布生意,徐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在满足了辽东军需的同时,徐家也在组织商队向北方贩卖棉布。

    接下来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曾经和苏泽在松江府争斗的不可开交的徐家,竟然在贸易这件事上和苏泽达成了合作,他们租用上海抗倭总团的船队参与北方贸易。

    苏泽留在南直隶的三个产业中,天工书院的培训课程基本上完成了,几种产业新技术已经扩散出去了,官府也不可能禁止这些工坊。

    报纸属于是随时可能被官府禁,但是只要活字印刷技术存在,销售的网络还在,以大明官府对地方的控制力,禁报还不如不禁,属于苏泽只要想办,就可以继续办下去的。

    只有上海抗倭缉私总团敏感,最难保留下来。

    事实上,随着方望海逐渐失势,更多的势力也盯上了上海抗倭缉私总团。

    如今停靠上海县港口的贸易商船络绎不绝,主要有这么几个线路。

    北上登州港的航线,松江府的棉布,通过海上贸易运送到登州港口,再由朝廷在登州港口的海船送到辽东。

    登州到辽东的贸易是朝廷批准的,而且朝廷很快尝到了海运的甜头。

    比起路上运输,海运的损耗更小,而且一次运输的量也更大。

    如今辽东的军械、粮草、棉衣,全部都在登州转运。

    松江府的棉衣甚至有时候都不用换船,直接北上辽东运货就行了。

    江南的船,在登州将棉布换成盐,再从山东拉回来。

    各种辽东的特产,比如毛皮、人参这些,也都出现在登州的码头上,这些东西在江南都能卖出高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