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有一座随身海岛[天灾] 第21节 (第7/9页)
筐都找出来了,他们家的筐是用杞柳编的。这是一种生长在河边和湿草地附近的灌木,杞柳生得细细长长,没有枝杈,只有一些叶子,把这些叶子撇掉以后,就得到了一根手指粗细、两三米长的柔韧藤条。趁着刚割下来的时候藤条还柔软,把它编成各种大小的筐子,等到晒干了以后,藤条的颜色从绿变黄,质地也坚硬不少。 从前每家都有人会用杞柳编筐子,现在编的人就少了。年轻人不会去学,老人上了年纪以后力气不够大,筐子就编得不够密,容易散开。不过这种筐子很结实,用上七八年都不会坏。 集市上偶尔有人兜售筐子,根据大小不同卖五块钱或者十块钱一个。这门生意不怎么赚钱,编起来费力气又伤手,一天下来也编不成几个筐子。只不过是因为原材料不要钱,可以随便去河边割,才有人赚这一点辛苦钱。 梁衔月拿出来的这个大筐是家里最大的筐子,大到十几岁的时候她还可以完全蹲在里面。现在估计也可以,但她不会做这么傻的事了。 梁衔月拿着铁锹把雪装进筐子里,等筐里装满了雪,就把筐子放到空间的草原上,雪化成水就顺着缝隙流出来,根本不用进进出出把筐里的雪倒出来,梁衔月就可以直接把空的筐子再拿出来装雪了。 想要实现这种全自动融雪,一个筐子可不够用。装满雪的筐放在草原上融化时,梁衔月可以给下一个筐子装雪,所有的筐子都装满了,第一个放进去的筐子里的雪正好融化干净,这才是一个高效率的循环。 梁康时看见梁衔月在门口转悠来转悠去,一会拿出个大筐,一会挥两下铁锹,有时一脸愁容,现在又喜笑颜开。 “月月,你在门口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