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嫡长子 第250节 (第8/8页)
张逸天的案子你不必管,一个四品的小官而已。但锦衣卫最近又查出江西鄱阳淮王不知悔改,大肆敛财,并且与地方官内外勾连……哎,朕有的时候真是不明白,甚至会想是不是朕亏待了他们谁,怎么都要这样毫无底线的贪银子呢?” 朱厚照指了一下边上一个小太监,“去内阁将李阁老叫来。” 李东阳和谢迁对于藩王是无感的,如果这个藩王真的做出什么不法的事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在文人的视角之下,这是明君的一种表现。像弘治皇帝包庇皇后的那两个弟弟,其实是会被他们批评的。 当年刘大夏不是还和弘治皇帝酸嘛,说事属朝廷外官,全都批准。稍稍涉及权贵,又令讨论核实。臣等很愚蠢,不知为什么? 弘治十七年处罚淮王,其实最大的阻力也是弘治皇帝,等到皇帝真的点头,当时还是太子的朱厚照这边下令,那边文臣就欢呼了。 所以李东阳今日来听其实还有些奇怪,这事儿有什么好讨论的? 去年是贬为庶人,今年如果属实,那也还贬为庶人好了呀。 反正皇帝只要不把自家亲属杀掉,他们一般不会轻易反对。因为在讲究亲亲之道的环境下,除非造反,否则因为贪一些银子就把王爷杀了,还是比较残忍的。甚至于贪污对于文臣来说,他们都觉得罪不致死。 于是乎讨论……其实也没啥好讨论的。 但谢迁一直心里犯嘀咕,回去的路上,李东阳还问他:“于乔为何一脸心思?” “陛下杀鸡儆猴,说不准已是对我心生不满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