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三十章 岂曰无衣? (第1/4页)
贞观十一年,八月十五。 一支数千人大军自南诏部落出发,向着麟角部落进发。 行军途中,将士们悄然无声。 只有脚步踩在落叶上,才会发出些许声响。 瑶姬对此很是讶异。 因为他们南诏人,向来喜欢热闹,这般行军,只要还不是靠近对方的部落,一般斗湖高谈阔论,以一解路途上的枯寂。 可是现在,这些将士们就好像不是南诏部落的一般。 居然没有丝毫出征时的热血沸腾。 没有人说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人强调自己要如何如何杀敌,如何如何建功立业。 所有人都沉默着赶路。 这是战阵训练时,留下来的习惯。 战争当中,不必要的言语很有可能暴露一支部队的行踪。 进而造成局部战局的失败。 而这失败,说不好就会影响到整个大局。 所以,一般情况之下,大唐的将领都会要求士兵们出征途中寂静无声。 只有归程时,方才解开这一禁忌。 当然,这种沉闷的气氛也有可能会导致士兵们过于紧张,而在战斗之中出现失误丧了性命。 所以一般都是为老兵准备的。 毕竟他们拥有足够的作战经验,知道利弊,也有良好的心态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 而新兵往往会因为紧张或是害怕等情绪,而在战场上有出人意料的表现。 这时候,让他们放声谈论反而有助于舒缓压力。 另外,便是军歌了。 譬如西楚霸王项羽,便时常在军中高声咏唱。 这并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歌喉,而是为了鼓舞士气,让士兵们壮起胆子与敌军厮杀。 与之相同的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