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高门_0737 壮烈赴战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737 壮烈赴战场 (第4/5页)

名额,尽可能多的将敌军拖延在颖口,以增加他们的折损和消耗。

    所以在具体的战术制定上,郭诵是极力避免与敌军发生正面的短兵相接,因为一旦陷入到这样的战斗中,无论胜负都意味着大量的人员伤亡,而这种消耗人命的打发,对淮南军是最为不利的。

    早年防守荥阳时,郭诵与奴军多有交战,且不乏胜绩。可是因此临阵观战,便感觉到奴兵的战斗力较之往年要更高得多,变得更加顽强暴虐且难缠。这些奴兵悍卒们,几乎是凭着一腔血勇冲过了淮南军依据地利给他们设置的层层障碍,将战斗引入到对他们最为有利的节奏中,这种兵众临敌应变,自发进行的战术调整,已经不愧于强军之名。

    此时前方战事胶着之势已经形成,淮南军兵众们已经不再是长线布防,而是收缩集阵,据地以守。奴兵虽然凶悍,但他们也不是弱者,虽然丧失了地利优势,但也仍然将奴众们死死阻拦在这一条战线上,不给他们继续突入的机会。

    如此一来,战斗不免更加惨烈,战线上几乎每一处都在上演着以命换命的惨烈画面。而随着后继奴军的涌入助战,淮南军的防线也越来越收缩,覆盖面渐有不足。

    此前的战斗节奏已经不复再存,而前阵陷入苦战中的将近三千兵众也不可能轻易舍弃。郭诵当机立断,制止了后继防线兵众的集结,命令营垒内做好接应准备,自己则开始整理披挂,准备亲自杀向前线将将士们解救出来。即便是不能脱战保全,也要尽可能多的杀伤敌人!

    十年磨剑,只为杀奴!这不只是驸马的雄心壮声,更是郭诵自己的真实写照。此时距离他弃守荥阳南来已经将近十年之久,人生中最风华正茂的青葱岁月,俱是在守卫乡土、抵抗奴军肆虐侵略中渡过。回想起早年那种有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