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_第18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7节 (第1/7页)

    祥兴二年,文天祥担任主考官,在南都扬州开科取士,试题相当灵活,非但文物并济,就连科学创新也放上去了不少(感谢郑成功和新宋帝国的贡献!),而且采取了笔试 口试面谈的形式(感谢王莽的大力提倡!)。

    所谓面谈,就是有一批刘宋高官组成的团队,包括但不限于张世杰、陆秀夫、苏刘义等人,甚至还有来自民间的代表谢翱,以及若干的小学科代表,诸如大医师罗知悌等人。

    这么多人的团队,对笔试优胜者进行沟通交流与重重盘问。

    在座的各位都是大佬,一来考察心理素质,二来追寻应变能力,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是否符合刘宋帝国的选人标准。

    可不能搞的像从前南宋许多人一样,除了会背四书五经、精研程朱理学以外,一无是处!

    最后一关依然是殿试。

    鉴于小皇帝赵昺依旧懵懵懂懂,所以由右丞相陆秀夫代劳,进行对于科举榜单排名的最后敲定。

    如此科举之法一经敲定,天下大为哗然。

    那些从前的既得利益者最为恼怒,这么多的人都成为了面试官,而且每个人的权重都是相通的,这就意味着无法再对科举结果进行暗箱cao作。

    什么父子一门四进士的神话,虽然也有可能继续有,却很难再单纯地靠家庭相传的教育来实现了。

    天下的普通百姓却大为欢喜,见到了一条能够打破从前的桎梏,从底层上升的途径。

    虽然有许多人还心怀疑虑,但第一年参加科举的人数就超过了五万。这在大灾难过后人数锐减的江南地区,已经算是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