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1节 (第5/6页)
安城中登科折桂,一路春风得意,鲜衣怒马,看尽世间绚烂。 当年的明月,曾照过长安不夜城,烟火酩酊,山河盛日,照过琼楼玉殿,朱门衣冠,照过万户千家,兰台深巷,户列罗绮,簪裾灿明星。 也照彻如今的长安,春风十里皆成丘墟,万木萧瑟,十室九空,许多的征人孤冢、断垣残壁处,已有青苗新发,郁郁葱葱,如此空荡的一座芜城。 如果张巡不曾亲眼见过盛世是什么样子,那他便不会如此执着于今日的消亡和毁灭。 他早年也只是个文官,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去征战沙场。 倘若现在还是太平年间,他必然会过另一种人生。 为官清肃,极谏匡正,地方多年卓有政声,也许会短暂进入中枢,大展身手,但更可能会作为一位铁骨铮铮的谏臣,屡次直言犯上,而后一贬再贬,历经宦海沉浮。 反正,在张巡年少时对于未来的千百种设想中,没有一种是像现在这样。 孑然一身,死守孤城,与满城百姓共存亡。 帝国的毁灭、盛世的沦亡只在顷刻之间,那甚至不是盛极而衰时,缓慢的冰消雪融,而是裂帛鸣铮、珠玉委地、玉山倾塌后碎裂成齑粉的猝然一坠。 不过短短一夕,没有给人以任何反应的时间,却在漫长的余生中淬炼成了无法释解的憾恨。 故国已经随着夕阳,沉入了虞渊,而我,亦非从前的我。 就好像那年在长安折桂,温一盏酒对月亮,轻轻一饮,就已经过去了大半生的时光。 此夜,张巡孤身立在睢阳的月光下,远望着天际,他的眼眸因为刚看过长安城的月光,仿佛还带着一丝柔和,但很快就冰冷下来,做出了一个决定。 城头的旌旗已坠,倒在了无尽的血海之中,但他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