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是战是和 (第2/4页)
入,我曾派人四处调查,发现刺客入宫并非为了杀人,而是为了寻物。 虽然不知道他们在找什么,现在看来,倭国大军突然来此,必定也是有所图谋! 他们要找的东西,很可能就在福建一带,是我们这次出兵,惊动了倭国!” 不得不说,老朱真不愧是见识过人,仅仅依靠蛛丝马迹,就分析得跟真相八九不离十。 既然猜到倭国意图,李善长当即建议道: “王上!我军主力如今正在北伐,此时再跟倭国较量,实属不利!不如行缓兵之计,遣使者议和,先救回李文忠,待日后再行讨伐……” 李善长的这个办法很稳重,对吴国确实比较有利,朱元璋不免有些考虑。 许多人对朱元璋可能有些误解,认为他是个性格刚硬的人,绝对不会议和。 其实不然,老朱脾气很硬不假,脑子却很清醒。 不然,他也不会在早年间,拜韩丽儿为皇帝,也不会跟张士诚写信眉来眼去,甚至王保保的养父还活着时,也收到过朱元璋示好的信。 这一切都因为,朱元璋是个头脑清醒,胸怀大志的人,他知道能伸能屈,才是乱世生存之道。 朱元璋在认真考虑李善长的建议,朱文正却不干了,他一听到倭人入侵,第一时间就炸毛了。 在这个时代,估计没人比他更痛恨倭人,因为那是来自后世的惨痛记忆。 朱文正心中跑过一万头草泥马,小鬼子们,爷爷我不去找你们麻烦,你们竟然自己蹦哒出来,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李善长的话才刚说完,朱文正当即上前一步道: “王上!此事万万不可议和!” 朱元璋和李善长同时一愣,两人一齐看向他,就连刘伯温也是一脸惊讶! 却见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