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83章 工作小组没有危明宇的位子 (第2/9页)
应,江南、浙湖、东方市的企业家对池江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吴***,这一次出去,成果斐然呀。”毛博语凑过身子说。 吴越笑了笑,抬手指了指李新亚,示意毛博语继续听。 “同志们,在浙湖考察学习期间,给我的感触最深,我和吴***考察了浙湖民营企业的龙头——幸福汽车制造集团,从无到有,从有到大,幸福集团的宋安凌董事长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这个企业当初的规模和生存环境远远不如我们池江的几家摩托车和轻卡制造企业,据宋董事长介绍,他是从摩托车零件加工业起步的,十多年前,他的厂子只有十几个人,靠着几台老掉牙的机械,一步一步发展成为年销售二百多亿,利润几十亿的大型汽车企业。” 李新亚低头拿起茶杯,喝了几口,“起步阶段,幸福企业应该说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太过扶持,他的发展壮大,完全是因为具有创新超前的意识,具有前瞻性的胆略和眼光,把握住了市场发展的脉搏,把握住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后的需求。同志们,想想我们池江那几个厂,当初政府给与了多大的支持力度?当然,他们几家在当年也创造过辉煌,装货的卡车从厂门口排出几里远,带了钱还要托门路才能提到货,可辉煌之后呢,一直原地踏步,不思进取,到了现在,明星企业变成了政府的大包袱,生产一天就亏损一天,不生产还不行,这么多员工和退休人员的工资从那儿来?” “同志们呀,池江两家摩托车厂和一家轻卡制造厂,我们市政府每一年就要倒贴进去十五六个亿,我看再拖下去的话,市财政就要被他们拖垮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