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 (第2/4页)
大家,一个是易门高人,两人随便说些话,也足够他一个后生受用不尽的了,怕是这大齐朝有无数年轻人将要取代他这个听众的位置 一路上在大家默契的没有再提到兖州鼎时变得十分和谐,然而这段和谐的时间毕竟短暂,很快,他们便到达了济宁泗水。 从水路转陆路,他们坐上马车,在贾蔷的指引下来到了泗水的一个小镇之上。 山东作为孔子出生的地方,一向是文风鼎盛,儒学盛行,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天下人皆以学儒学为荣,山东人尤甚。 在这个地方,便是乡下的老农也能够说几句孔子之言,念叨几句论语,而他们一路上感受到了这种文风的兴盛,这让一向冷静自持的郭庄颇为兴奋,毕竟这对于他一个地道的山东人来说是十分长脸的行为。 到了小镇之后,因为前不久贾蔷刚过来,小镇上的居民还记得贾蔷。 毕竟山东虽然水运发达,但小镇并不靠在水边,商业也算不得兴盛,虽然也有商人来往,但通常都是大家的熟面孔,像贾蔷这样的生面孔来了大家自然是记得很深的。 不过也幸亏这中间隔了将近十年,贾蔷已经完全从原先的那个纤细到有些弱不禁风少年长成了一个眉目俊秀、卓尔不群的青年,以至于小镇上的居民并不记得这个青年人大约十年前就曾经来过这里。 否则要是让他们说了出来,这三个人恐怕就要开始怀疑贾蔷的所作所为是否是早有预谋。 贾蔷上次来的时候,便已经早有筹划,在这里买下了一个小庄子。 甚至他还买了十几亩地,对外的说法是到这里读书。 山东文风兴盛,有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