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0节 (第5/7页)
的凭证才能考取。 县令只是这些吏员的主官,原本界限分明的吏与官这两个不同的阶级,在这里被融合在了一起。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朝廷对地方的治理管控,远胜于从前。 在这个混乱的时段,这些年轻气盛的吏员们想做出一些功业,简直太容易了。 元勰是一点点地看着,并州是怎么从混乱到人相食的局面,变得恢复秩序,开始向朝廷缴纳税赋,以前在北朝,能做到这一点的官员,都是要被重用的。 但在襄阳治下,这简直可以算是泯然于众人。 如今崔曜治下,是一个姓苏的年轻人最为厉害,他主持关中的扶风郡不到数月,便开始组织乡民修筑已经荒废了三百年的郑国渠。 要知道,三国之时,汉廷崩溃,郑国渠无人修缮,又因为关中的汉民全被匈奴抢到晋阳,占据关中的氐胡当然也就不会再顾及这条利国之渠。 先前君泽在北魏时,也曾经向朝廷要求过修缮此渠,但因为南征,此事搁置了。 三百年来,泾河淤积,想重修郑国渠不亚于重修一条。 秦国可以用了一国之力,费了十年才修出来。 但这位苏郡守,居然说服了关中诸郡一起入股,征发粮食,在勘探完成后,开始了一期修复,各族分包,分断开工,而且速度极快,预计明年就可以灌溉良田三万余亩。 元勰本以为,君泽手下的斛律明月贺欢等战将就已经是最大的助力,如今却是万万没想到,君泽手下有治世之能的文臣,也这样随处可见。 北魏的王祚已经完全丧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