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 (第3/3页)
杨舒力挺佩服他们这种玩法,如果按照原著拍,一个从现代社会乘坐时间机器偶然到宋朝的人,观众根本不买账:这什么破玩意,哪有这种事,哄小孩呐? 但是这些案子安到历史名人包拯身上,观众踏实了,八竿子打不着的案情,看得津津有味。 你得把握国人的心理,就是强调“历史感”。 人家这借鉴、嫁接的手法,大手笔啊,活该他们成功。 向人家学习吧,胆子再大一点,步子迈大一点,好时光不长,要抓紧时间。 拆线前,每隔两天要去医院换一次药,也不能洗澡,只能用热水抹一下身体,好在天气不那么热,还能忍受。 真正憋不住的是张有路,中秋节一过,他就打电话说要来上班,杨舒力说执照没拿到,你再歇两天也行。 9月15日,张有路跑到成都,到了顺和苑才给杨舒力打电话,说他来了。 看来他也是替公司着急,执照还没拿到手,三套房子的租金,加上办执照的钱,几万块花出去,做什么产品完全不知道。 既然来了就有事做,办公室的那一套得准备,杨舒力先让他解决办公桌。 那种带抽屉的小型办公桌,可以放台式电脑,有专门的抽拉式键盘滑轨,每张桌子220元,一共买了8张。 客厅摆放4张桌子,作为编辑工作场所,四张桌子两两相对,便于沟通。 杨舒力选了主卧作为自己的办公室,可以站在窗前看风景,窗外是一条小街,没什么人。杨舒力的办公桌是一张400元的书桌。 张有路的桌子也放在他的办公室,不过张有路很多时间要在外面跑,桌子只是让他放点物件。 椅子全买的弓形电脑椅,这是杨舒力的主张,价格为130元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