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3 (第3/4页)
的原因出在别处。 他感叹:“你们那位校长是个能耐人物。” 听到夸全某某的话,李光久也很高兴:“是的,我们校长特别厉害,原本我去的时候,还只有几十个学生,两个老师,后头我走了,我们学校已经有几百名学生,七八个老师了。” 如果是这样的校长,那么应该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看出李光久的聪明伶俐,因材施教,那么目前李光久所展示的结果就不算太夸张。 王校长自认为自己浸yin教育多年,遇到李光久这样自身聪明的学生没有数十,也有上十个,只不过他资源好,自然不会像李光久的那位小学校长一样,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李光久这样的孩子身上,他手里握着一手好牌,没必要这样冒险。但是李光久的那位校长却不一样,他手上本来就没什么牌,属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毕竟在那样贫瘠的地方,父母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在这样环境熏陶下来的孩子当中想要找个聪明伶俐本身条件好能快速接收知识的学生有多难,王校长关想想,就觉得艰难。 一个学校想要做出成绩来,首先就要看他们教育成果——学生,就像后世老是说的名牌大学的升学率一样,这些学生的优劣决定一个学校的评判标准,而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都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他本身材质就好,二才是老师教得好,否则一个老师教班上几十个人,怎么考上去的就只有那么几个呢。 大家都知道这条道理,那位手段厉害的校长想要快速做出成绩,必须就要把重心挪到一些材质好的学生身上,只有这些材质本身就好的学生能够迅速的借助这份看重,快速吸收知识,然后一飞冲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