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二章 任性总戗亲朋痛 疏忽常予蛇鼠机(下) (第7/7页)
,与我们今人的关联就更大了。众说周知,地中海有国希腊,这个国家的在英语中称Greek,来源于拉丁语是古罗马对希腊的惯用称呼。希腊语发音埃拉达或者埃拉斯(即便是拉丁化Hellas的拼写,H也是不发音的)。但是这个国家的汉语译名却叫希腊(最早见于《清史稿》)。说道“la”这个音节,在西方语言里是很常见的,但是在所有国家的标准译名里只有希腊这一个国家使用了腊字。这就不由让人联想到希腊在西方的别号——神之国度。而希腊国在古汉语中的字面意思应为——神见之国。希,望也(《说文》)。希腊这个翻译文本肯定是在清朝产生的(日文用假名表示希腊,而且明确说明希字简写来源于中国表记)。在明朝著名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中,并没有“希腊”的对音标注。康熙的科学教师之一,法国传教士白晋(JoachimBouvet)曾经著有《中国皇帝史鉴》(《Portraithistoriquedel’EmpereurdelaChine》又译《康熙皇帝》),其中提道康熙本人略知希腊语,想来康熙应从西方传教士口中详细了解过这个国家。此名是否来自康熙金口御赐?按风格来看,多半不远。网上关于这个话题的探讨其实也有很多,但是几乎无一能够深入,没有人去翻找比对明清记载以及传教士书籍,那又如何能得到关于早期翻译问题的答案呢? 言归正传,不理解腊这个字,会对许多历史名词理解产生偏差。那么如此神圣的腊字为什么后来又和腊rou这种百姓食材处理方法发生联系了呢?查字书就知道了呀。腊,昔也,久也,极也。《周礼》中专门有一个官职——腊人,主要管理田猎多余出来的rou,将之风干,变成千年老rou。腊rou之说也因此而生。扫叶僧的兰若蝉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