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蝉声_第五十三章 三都为rou七发骨 四旬徐娘廿岁妆(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三都为rou七发骨 四旬徐娘廿岁妆(下) (第4/5页)

半都是经历过汉文教育的内附鲜卑贵族。

    晋有五胡之祸,衣冠南渡,因此并州刺史,真·中山靖王之后刘琨成为了江北孤悬的华人势力。他为了对抗后汉匈奴,便与并州之邻,鲜卑人结盟。代国鲜卑拓跋氏和燕地鲜卑段世,都是曾是刘琨的盟友。当时代国援刘琨的将领里就有一位将军,不但取了汉风姓氏,还取了汉风表字,以姬为氏,名澹,字世雅,颇有中原文士风韵。这支早在公元四世纪初就改姓姬氏的鲜卑贵族世袭楼烦侯,传到本文发生的故事年代,已经有近两百年了。本作便是借用一下这个典故,怼一怼那些保守的鲜卑旧族。

    接下来,我们将前文提到的达摩六弟子再仔细分说一下。达摩究竟有几个弟子?流传最广泛的说法,是四个,据《景德传灯录》记载,达摩四弟子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总持(道迹,明练)得rou、道副得皮,便是分说四弟子的道行各不相同。

    得达摩传承最浅,资历最低得这位道副僧,后来接受了梁武帝萧衍的邀请南下传法,再南京(金陵)多家寺院做过住持,乃是一代名僧。得皮者尚且如此,可见当时达摩之盛名。

    尼总持得rou,这个尼总持其实是一个僧官号,类似于本作中出现的比丘尼统,是尼庵中的住持,足见其地位之高。关于尼总持的本尊其实并无定说,但是因为与达摩同时期的南梁明练公主墓以及庐居遗址在嵩山后山,所以在民间传说中,两者便很自然地被联系在了一起。至于南梁公主为何在北朝中枢出家,关于这个疑团本作已经给出了一些设定,聊供一哂。

    皮rou道行固浅,涉及佛法骨髓地这两位可就不一般了。先说这位道育和尚,他是得达摩真法之人,闭口禅修炼的鼻祖。《续高僧传》中称其“受道心行,口未曾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