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蝉声_第五十五章 晴天霹雳仙客陨 妙手分剖游刃余(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晴天霹雳仙客陨 妙手分剖游刃余(下) (第5/6页)

”。前文写到达摩录书时,有《拈华刀》出魏孝烈将军,盖是也。

    《说文》《尔雅》,均无花字,现在你可能会看到一些魏晋前的文章里使用了花字,那一定是取自晚期的募本。《四库全书》重新整理的《说文解字?华》字条注解如是说:花字起于北朝,前此书中花字,出于后人所改。《康熙字典》注:北朝前唯有《后汉书?李谐?述身赋》曾用花字。这是《四库》校检中的一处重要错误,因为写《述身赋》的作者李谐是北魏李谐,此文尚存。注者在此处将之与东汉李谐混淆了。

    所以花这个字,诞生于北魏时期。有人认为当时鲜卑文人首创了一批新字,花字恰在其中,此论无据,忝备一说。这个字最早期的注音,并不是花,而是诃。古诃何同音。因此关于《通志?氏族略》,《姓苑》所记载花氏出自何氏,是有逻辑依据的。史书当中,除了木兰将军,第一个被收录的以花为氏的人物是唐将花敬定。这一点也可以证明花作为姓氏出现得相对较晚。

    在北魏时期,又有另一种风潮开始盛行,那就是种植牡丹。洛阳牡丹的盛名,固然以隋唐为盛,但是早在北齐时,便有文人(杨子华)画牡丹。牡丹与芍药在品种上的区分,按时间应自北朝始。欧阳修《花品序》称,“洛阳人称花曰某花某花,称牡丹则直称花。”如古代江唯指长江,河唯指黄河一般,古代花字曾特指牡丹,本文所云太武帝赐牡丹名花,便是为了迎合这一说法,以及为花字转音为华合理溯源。

    本文取花氏出何氏的记载,以其出“西汉良家子”推演花氏出汉车骑何苗将军。何苗,本为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