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4章:异时空里的明朝和西域(之三) (第2/4页)
他自己的根基却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 当阿布海尔率领乌兹别克骑兵南下进军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并开始控制“帖木儿”的那些不成器的后裔們时,他在不知不觉中,已开始渐渐远离自己的游牧生活了。这就给他的“乌兹别克汗国”带来不少风险。 随着各种矛盾逐渐积累,到了西元1456年,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带领着部众,与那些对阿布海尔主张过定居生活不满的游牧部落一起脱离了“乌兹别克汗国”。当阿布海尔一改“游牧帝国”的发展道路并准备做一个纯粹的“定居帝国”时,他的“乌兹别克汗国”就开始不可控的走向瓦解,因为曾经支持他的恰恰是牧民们。 脱离了“乌兹别克汗国”后,克烈汗与贾尼别克汗率领部众一路向东,逐渐来到了“东察合台汗国”境内。 当时,统治“东察合台汗国”的可汗是“也先不花汗”,因为受到蒙古瓦拉人的威胁就很爽快地接纳了克烈汗等部众,并将其安置在了“七河流域”(“伊塞克湖”与“巴尔喀什湖”附近),驻守边境,抵挡瓦拉人西进。 西元1463年,克烈汗与贾尼别克汗率领部众在“七河流域”的“罕儿山”一带,与来犯的漠西蒙古阿失帖木儿大军交战。击退了阿失帖木儿的蒙古骑兵后,西元1464年,“七河流域”一带脱离了“乌兹别克汗国”的部落们聚集起来,共同推举克烈为“王汗”,并将新的“汗国”命名为“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意为“冒险者”。 “哈萨克汗国”的建立,表达了中亚草原的游牧民族永不屈服和崇尚自由的愿望,而“哈萨克人”也以先祖“阿拉什”之名为“口号”,并以之激昂精神,鼓舞斗志。其后,又有大批游牧民族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