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_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2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211节 (第3/8页)

松到哪里去,所以这合作他是真的支持。

    知道年后的营生要用到大量薯蓣和绿豆,沈烈和沈安也没敢耽搁,忙又折回山上忙着开地。

    ……

    褚其昌来得很快,不过半个多时辰就带着商量好的方案、和一队抬着秤和粮食的衙役折回了大兴庄。

    褚其昌,或者应该说是那位刺史大人这回当真没有辜负众人信任,给出的换粮方案是粮食和薯蓣等比兑换。

    当然,粮食里也分粗细粮,官府给的是七成粗粮,三成细粮。

    但说实话,有细粮已经很让人惊喜了,桑萝惦念着面粉许久,当下就问了细粮中有没有面粉可以换。

    褚其昌叫她问得一愣,不过还是点头:“有。”

    有是真有,因为刺史和歙州城眼下的不少驻兵其实都是北人,他们更习惯的是吃麦子和面食,眼下朝廷给他们这些官员也好,驻军也好,发的可不是银钱,而是粮食,而这些粮食大多并非歙州城存粮,而是齐王和其支持者家族所提供之军粮。

    不过褚其昌这回并没有带面粉过来,歙州这一带还是吃米饭为主粮的多,穷困的就是豆饭,这张口就要面粉的真是少数,因为大多数人拿到手也做不好,所以他压根没想着会有人指着要这个。想想今日听到的桑氏出于东郡,又了然。

    想着刺史大人许了三成的细粮,桑萝这样问了,褚其昌便也就应了下来,道:“有是有,不过这趟没带,你要的话回头让沈老弟跟我去取。”

    桑萝只听着可以换面粉已是很高兴了,利利落落,让褚其昌带人先往她那边搬薯蓣,进得柴房,意思意思留了三四十根,其余都让人搬走。

    “你们留心看一下薯蓣贮存方法,回去也依样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