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_第四十一章 时光荏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时光荏苒 (第3/5页)

  村里有了不少的新建筑,不过出现更多的反而是在地里面的大棚。

    金滩村的村民发现自己家里养殖蘑菇的收益不高,尤其是当初赵舒城的200平的大棚收益让他们很羡慕。所以他们的家底能制成他们建起这样的大棚的时候,直接动工修建,这两年早就已经把建设大棚的钱挣回来,甚至比出去打工挣钱的多。

    好多人都觉得让自己家的娃娃打工,还不如在家里养蘑菇跟养鸡呢。尤其是当初第一茬蘑菇出完菇之后,赵舒城把菌棒养蚯蚓的技术传播之后,家家户户都多养了不少鸡,这样算下来,人均收入到了四千多,甚至多的足有好几万。

    村民自从脱贫之后,也不满足种蘑菇挣钱,开始寻找其他的致富方法。尤其是金滩村的村民,他们虽然没有本钱建工厂,但是他们知道跟着赵舒城走肯定能吃rou,所以开始跟着种植枸杞、黄芪等中草药。有的村民则是种植黄花菜、葡萄等等。

    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划,不过赵舒城还是建议他们最好是能在一块种植,这样行程产业优势,集中化管理。

    村民虽然不懂这样的好处,但是知道听人劝吃饱饭,都按照赵舒城的建议种植。于是出现了所谓的百亩黄花菜,百亩油菜、百亩葡萄园。不过现在这个年代旅游业还不是很发达,只有周边的城市有人来这里旅游,品尝地道的大盘鸡,黄花菜。

    凌一农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一开始只是研究菌草跟草方格搭配,当草方格治沙的方法确立之后,他开始研究木生菌。

    防护林的树种有杨树、泓森槐、松树等等,凌教授发现很多木生菌可以配合树木的种植。比如松树配套的松蘑、松菇、松茸、松露等。不过不同的蘑菇生长条件也是不同的,比如松树菌除了举杯一半的蘑菇生长条件外,还必须与松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